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初中 > 初三 > 语文 > 浏览文章

《雨说》教案

作者:小梦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4-03-06 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点:理解诗歌的主题,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思想和感情。

能力点:初步培养学生解读意象和品味意境的能力。

德育点:歌颂春雨伟大而崇高的无私精神。

美育点:从现代诗歌的美中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学重点:

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体会本诗明丽清新的风格。

教学难点:

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语言入手,充分入境。

2.联想。指导学生展开想像把握诗中的意象。

3.赏析。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畅所欲言。

4.探究。根据学生实际酌情进行。

教学准备:

录音机、朗读录音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教学导入

“看,像牛毛,像细丝,像花针,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都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逗人的眼。”同学们,还记得这是谁对春雨的描绘吗?大自然中,花草树木,雨雪风霜,能给我们无穷无尽的遐想和无限的感慨。如果我们常常与大自然亲近,用心聆听天籁、地籁,大自然的脉动一定能为我们的回忆增添无限的浪漫。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诗歌《雨说》中,与诗人一起去聆听那跳动的雨珠告诉给我们一些什么样的话语。

(板书:雨说 郑愁予)

(解说:此导语的设计,力求抛砖引玉。一是从学生熟悉的课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勾起学生的无限遐想,从而进入良好的学习准备状态。)

二、作家及作品简介

郑愁予,本名郑文韬,祖籍河北,1933 年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亲辗转大江南北。抗战胜利后到北京上学, 1949 年随家人去台湾 ,1953 年大学毕业, 1968 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学习,现旅居美国,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15 岁发表处女作《矿工》 1955 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梦土上》有《衣钵》、《窗外的女奴》、《燕人行》、《雪的可能》等诗集。他的较有名的诗作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因此,他被称为“浪子诗人”。《错误》是他流传最广的作品。在台湾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雨说》是他在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这首诗是郑愁予写“雨”题裁中的一篇出色的新诗作品,拟人化手法的运用贯通全文,作者灵活地赋予「雨」以人的说话能

网友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