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高中 > 高二 > 语文 > 浏览文章

2016级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卷

作者:小梦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4-04-26 阅读:

所有学科都要靠语文为基础。 本站小编准备了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卷,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孔子创立的儒学,虽然没有忽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也涉及到老庄“道法自然”的哲理,但更注重现实与期待未来,寻求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之道。从汉唐两千余年以来,凡是太平之世,都是儒学盛行之时。因此有人说,孔子创立的儒学,可以称为是一种盛世之学。儒学所涉的主要内容,简要而言,就是隆礼、重仁和尚中道三项论题。

“隆礼”就是郑重地遵循礼法。礼教不是孔子的创造,是先民的文化积淀。最早形成于文明社会敬天祭祀祖先中,西周时周公制礼作乐,至东周春秋末,社会动荡不安,出现“礼崩乐坏”的社会无序状态,故孔子倡导“复礼”。“不知礼,无以立也”,“三十而立”。孔子认为“知礼”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礼治是社会结构的保证,只有礼治,才能规范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秩序。这充分说明礼制就是社会制度,而礼治则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据与法则,可见孔子论礼与其政教是合一的,故又有礼教的说法。这种思想对规范汉唐以来的社会形态、促进社会有序发展,曾产生过积极影响,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重仁”就是主张人应有“仁”的品格。孔子认为“仁”的含义,就是人与人之间具有本能的相互扶持的意义。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得以形成,所以他说“仁者,爱人”。孟子提出“仁政”的主张,从而说明孔子的仁德,就是“大同社会”的理想信念,这成为自古以来人们追求社会和谐的美好蓝图。

“尚中道”的辨证思想,是孔子对自古以来“允执阙中”的发展。中道思想是先哲遗留的闪光思想。唐尧曾对舜说,若执中即信守中道,四海之内便会避免困穷,天禄便会长存的。春秋时代,百家争鸣,集中于一个“治”字,老子倡“守中”,即以柔用中;韩非则倡“法治”,主张以强用中。孔子认为“中行”者最佳,其次是“狂者”、“狷者”。社会中的三种人即左中右者,持中者为最佳。同时,孔子认为事物在发展中又有中庸、过、不及三种形态,而中庸为最佳。而“中道”是“和”,“和”即事物矛盾之对立统一状态,他表示事物之质的规定性,因此持“中”的要义,就是要执持“事物之质”,这也就是“和为贵”之义。

总之,孔子一生做出总结古学、兴办私学和创立儒学三件伟业,他的隆礼、重仁和尚中道的核心思想,均含有积极意义和现代价值,并为国内外有识之士瞩目。1988年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说:“人类如果想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必须汲取中国孔子思想中的智慧。”这种认识无疑是很有道理的。

1.下列对孔子儒学思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创立的儒学是在古代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涉及到“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

B.孔子在其儒学中创建了隆礼、重仁和尚中道三项论题,深化完善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C.孔子创立的儒学,更注重现实与期待未来,寻求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之道。

D.自汉唐两千余年以来,凡是太平之世,都是儒学盛行之时。因此,有人说儒学是一种盛世之学。

2.下列对孔子儒学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所推崇的“礼教”是先民的文化积淀,孔子认为“知礼”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不知礼,无以立”。

B.“重仁”就是主张人应有仁的品格。所以孔子倡导“仁者,爱人”,他的“仁政”主张,为我们构建了一幅“大同社会”的美好蓝图。

C.“尚中道”的辩证思想,是孔子对自古以来“允执阙中”的发展。唐尧就曾对舜说,若执中即信守中道,四海之内便会避免困穷,天禄便会长存的。

D.“中道”思想是先哲所遗留的。以后不同流派又不断充实和发展,孔子认为中道是和,提出“和为贵”的思想。

3.下列对原文信息的提取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礼教体现了孔子论礼与其政教的合一。历史证明这是规范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关系秩序的唯一保证。在汉唐以来的社会演变中始终起着积极作用。

B.中道思想体现了古代先哲的思想智慧,孔子认为社会中的“左中右”三种人,“中庸”之人为最佳,“过与不及”这两种人不能体现“和为贵”的哲学内涵。

C.有人认为,人类如果想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就必须向人们贯彻中国孔子全部的哲学思想。

D.孔子的儒学思想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与其他哲学有着很大的不同,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今天仍会有它可借鉴的现实价值。

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少为亲人赵伯符所知。谦年十七,伯符为豫州刺史,引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父忧去职,客居历阳,躬耕以养弟妹,乡里称其敦睦。出为句容令,清慎强记,县人号为神明。泰始初,事建安王休仁,休仁以为司徒参军,言之明帝,擢为明威将军、巴东建平二郡太守。郡居三峡,恒以威力镇之。谦将述职,敕募千人自随。谦曰:“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何烦兵役,以为国费。”固辞不受。至郡,布恩惠之化,蛮獠怀之,竞饷金宝,谦慰喻而遣,一无所纳。及掠得生口,皆放还家。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郡境翕然,威信大著。齐初,为宁朔将军、钱唐令,治烦以简,狱无系囚。及去官,百姓以谦在职不受饷遗,追载缣帛以送之,谦却不受。每去官,辄无私宅,常借官空车厩居焉。明帝将废立,欲引谦为心膂,使兼卫尉,给甲仗百人,谦不愿处际会,辄散甲士,帝虽不罪,而弗复任焉。天监六年,出为辅国将军、零陵太守,已衰老,犹强力为政,吏民安之。先是,郡多虎暴,谦至绝迹。及去官之夜,虎即害居民。谦为郡县,常勤劝课农桑,务尽地利,收入常多于邻境。九年,以年老,征为光禄大夫。既至,高祖嘉其清洁,甚礼异焉。每朝见,犹请剧职自效。高祖笑曰“朕使卿智,不使卿力。”谦自少及老,历二县五郡,所在廉洁。居身俭素,夏日无帱帐,而夜卧未尝有蚊蚋,人多异焉。年逾九十,强壮如五十者,每朝会,辄先众到公门。力于仁义,行己过人甚远。从兄灵庆常病寄于谦,谦出行还问起居。灵庆曰:“向饮冷热不调,即时犹渴。”谦退遣其妻。有彭城刘融者,行乞疾笃无所归,友人舆送谦舍,谦开厅事以待之。及融死,以礼殡葬之。众咸服其行义。十五年,卒官,时年九十二。.

(节选自《梁书?孙谦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忧去职,客居历阳          忧: 丧亲

B.躬耕以养弟妹       躬:亲自.

C.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    宾:归顺.

D.至郡,布恩惠之化      布:宣告

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孙谦为政清廉的一组是(   ).

①谦慰喻而遣,一无所纳     ②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

③治烦以简,狱无系囚  ④每去官,辄无私宅.

⑤已衰老,犹强力为政  ⑥居身俭素,夏日无帱帐.

A.①②④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谦十七岁开始任职,离任后客居历阳,从事耕作来供养弟妹,乡里称赞他淳厚友爱。后升任二郡太守,他对待蛮夷采用安抚政策,境内安定,威信卓著。.

B.孙谦任钱塘令时操守廉洁,不受馈赠。由于没有私人住宅,离任时只能借住在官府空车库里。明帝想将他引为亲信,因为他不愿意而被迫放弃这一想法。.

C.孙谦任零陵太守时,虽然年纪已老,仍勤于职守,受到官员民众欢迎。在担任郡守县令期间,常鼓励督责蚕桑养殖,努力发展农业生产,收入多于邻境。.

D.孙谦一生,历任二县五郡长官,处处廉洁奉公,以身作则。九十岁后,每次朝见聚会,他总是先于别人到达;遵奉仁义之道,身体力行也远远超过别人。.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6分).

(1)既至,高祖嘉其清洁,甚礼异焉。(3分)

(2)友人舆送谦舍,谦开厅事以待之。(3分)

8.课内文言文翻译:(6分)

(1)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3分)

(2)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9.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游 月 陂

宋 ? 程 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4分)

(2)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4分)

(三)古诗文默写  (5分)

10.默写 (5分)

(1)开琼筵以坐花,                      。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2)                   ,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3)云无心以出岫,                      。 《归去来兮辞》

(4)                   ,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

(5)                   ,形影相吊。        《陈情表》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旧   燕

张中行

①人总是觉得几乎一切鸟都是美的,可爱的。一切太多,如果只许选家禽外的一种,以期情能专注,不知别人怎么样,我必选“燕”。

②我成年以前住在乡下,先是土坯屋,后改砖瓦屋,都是祖传形式,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正房靠东西各间住人,中间一间两旁砌柴灶,这一间前部有门,如果有后院,后部也有门,就成为前后、内外的通路。有意思的是前部的门,两层:靠外的方形,只遮下半,向外开,名为风门;靠内的左右两扇,高及顶,向内开,白日大敞,入睡前才关闭。这样,起来之后,入睡之前,这间通路房的前门就总是半敞着。是不是欢迎燕来住半年,生儿育女呢?说不清楚,因为祖祖辈辈都是“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③总是公历四五月之间,估计就是去岁那一对,回来了。门外罕有长者车辙的小家小户添了热闹,风门之上,燕飞入飞出,早期是衔泥筑巢或补巢,其后是产卵孵化,再其后是打食喂雏鸟。人也忙,因为正是春种到秋收的时候。现在回想,其实不是因为都忙,而很可能是都具有(无意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大德,才能够如此和平共处。关于和平共处,还可以具体说说。只说两件,都属于克已谅人的,先说燕一方,巢筑在屋顶稍靠后的一根檩上,灰白色,作簸箕形,口敞开,向外偏上,农家早中晚三顿饭都要烧柴,烟气火气上升,推想在巢里必不好过,可是没看见有不安然的表示。再说人一方,吃饭放矮长方桌,位置恰好在燕巢下,小蒴黄口待食的时候常有粪便落下,怎么对付呢,照例是饭桌移动位置,而不说抱怨的话。人燕和平相处,由人方面说是鸟兽可与共群,取其诗意,可以说是羲皇上的境界。

④羲皇上与现代化难得协调,于是由二十年代后期起,我出外上学,离开乡村的祖传式房,改为住院学校宿舍,住北京的四合院,门不再是上部半敞的风门,室内不见檩,也就再也不见燕巢以及燕飞入飞出了。有时想到昔日,很怀念。幸而还有个馀韵,是七十年代早期,我由干校放还,人未亡而家已破,当然还要活下去,只好妇唱夫随,到北京大学女儿家寄居。住房是五十年代建的四层砖楼,比较高大,楼前有两排杨树,像是与楼房比赛,钻得很高。我们夫妇住的一间南向,前面有阳台,未维新,用玻璃封闭,因而敞而且亮。记不清是哪一年,四月末或五月初,竟飞来一对燕,选定上方近西南角,筑巢了。我很高兴,想到又可以与燕结邻,心里热乎乎的。老伴也高兴,说燕相中筑巢是个好兆头。巢筑得不慢,常常见“空梁落燕泥”。及至筑成,我吃了一惊,竟不是簸箕形,而是鱼壶形,长圆,近上部的一旁开个小口,仅能容燕身出入。我至今不明白,是另一种燕呢,还是在乡随乡,在城随城呢?两种巢相比,我还是更喜欢家乡那一种,因为可以看见雏鸟的黄口。但总是又来身旁了,应该庆幸。庆幸之馀,有时想到次年,至时还会回来吧?不负所望,次年的春末准时回来。可是像是心不安定,先是利用旧巢,不久又筑新巢。也许对环境有什么意见吧,第三年回来,飞旋几次,看看旧居,远去,就不再来。

⑤其后是时和地更现代化,我迁入北郊一座高层楼,居室有窗,有阳台,都封闭,蚊蝇尚不能入,更不要说燕了。由楼窗下望,有空地,却永远看不到“乍晴池馆燕争泥”的景象。

⑥常想到乡村的旧居,可惜先则人祸,家里人都散而之四方,继以天灾(地震),房屋倒塌,现在是连遗迹都没有了。其他人家,会不会仍保留祖传的遗风,年年有旧燕归来飞入飞出呢?但愿仍是这样。不过,纵使能够这样,总是离我太远了。那么,关于旧燕,我所能有,就只是一首昔年作也未能离开失落感的诗了,这是:

漫与寒衾梦绣帏,天街细雨湿春衣。

年年驿路生春草,旧燕归时人未归。

11.从全文看,作者描绘了燕子的哪几种生活情形?(4分)

12.第④节作者详细描绘了燕巢的形状,试分析其用意。(5分)

13.作者说“羲皇上与现代化难得协调”,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人物传记,完成11~13题。

布衣学者张中行

张昌华

(张中行(1909—2006)先生在吹熄九十七支生日蜡烛后,驾鹤而去。“都市柴门”随之关闭,“布衣学者”就此远行。)

①世人称张中行为“布衣学者”,是再贴切不过的。清光绪三十四年,他生于河北香河县一农家,祖上三代都是不通文墨的农夫。1936年北大毕业,一直吃笔墨饭,曾在中、小学教过书;建国后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当编辑,编教科书,偷闲写点文章贴补家用,数十年如一日在煮字疗饥中度过。1956年,他所在的出版社评级,六级以上为高级知识分子,张中行是七级,属低级。

②直到耄耋之年,才获赠一顶“特约编审”的桂冠。称其“布衣”,是当之又当。张中行在北大读的是中文,但涉猎的范围包括国学、哲学、禅学和文学,不仅思考老庄、孔孟,而且研究罗素、培根,著述宏富。谓其学者,名副其实。季羡林评论他“学富五车,腹笥丰盈”,是“高人、逸人、至人、超人”。启功说他“既是哲人又是痴人”。一后辈学人说得更酷:“不读张先生的书,不知道他的学问有多大,读了他的书,更不知道他的学问有多大!”

③张中行是一匹老黑马,没有伯乐发现他。80岁时,适逢天时地利人和,他独自闯了出来,获得了“文学家”、“哲学家”、“杂家”、“教育家”等多项桂冠。其哲学著作《顺生论》引人关注,被称为“当代中国的《论语》”,启功誉其为“整个一部《春秋繁露》”。

④张中行从80年代初开始陆续写了“负暄三种”、《顺生论》等。铁树开花,竟然枝繁叶茂。

⑤他的“负暄三种”自1986年始每隔4年出一本。《顺生论》等面世,一时洛阳纸贵,张中行遂“暴得大名”。时年张已八十,于是有“老旋风”之说。

⑥张中行是从燕赵大地走出来的学人,世事沧桑却丝毫未能改变他敦厚、淳朴的本色。在做学问、待人、处事以至生活细节上,他都是古韵犹存。

⑦张中行虽埋身市井,却“道通天地”,虽侧身陋巷,而能“思入风云”。他讲“顺生”,但“不偏不党,不依不傍,不卑更不亢”。他的言行自有准则:“心里有所疑就说,是自由;听者不以为忤,是容忍。”“对不同意见,我一是尊重,二是欢迎,三是未必接受,四是决不争论。”

⑧张中行一介寒士,半生坎坷,晚景见晴。到85岁时才分到一套普通的三居室,自称“都市柴门”。他的“柴门”没做任何装修,小客厅兼通道里还放着书架,是平常人家六七十年代的居住水平,其俭朴给人的印象十分强烈。书房也不甚雅致,书橱里放着一些古玩,多为石头,像仓库。一把破藤椅的扶手用塑料绳绑扎着。老式书案上备有文房四宝,书卷气袭人。他的卧室更为简陋,被子是五六十年代农家常用的大花被,连叠法也是老式的,床边墙上还糊着报纸。

⑨他对生活的要求很低,有时在外面吃饭,一根豆腐丝掉在桌上,他都要捡起来吃,席毕若有剩莱,他也很从容地打包带回去。布衣的他,深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⑩张中行为人古朴,尚古风。文亦如其人。从行文上说,他的文章开头喜欢旁征博引,下笔千言如行云流水。不似今人“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他的行文过程就是“思”的过程。他长于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化为一缕缕哲思,融入他对人生的体察观照之中。

○11启功说张氏的“散文杂文,不衫不履,如独树出林,俯视风云”。也有人说张氏散文“少张扬蹈厉之辞,也似乎缺少至大至刚的伟岸气象,但从他那清新自然如数家珍般的娓娓叙述中,从那貌似拉杂的谈古论今、引经据典中,我们可体察到他对摄生治世之道、国家民族命运的热切关注”。斯言诚哉。

○12对他的文,周汝昌先生也有贴切的评论:“你从他的文笔看得出,像他论砚一样,那是外有柔美,内有刚德。其用笔,看上去没有什么‘花哨’,而实际上绝非平铺板叙,那笔一点儿也不是漫然苟下的。”“读他老的文字,像一颗橄榄,入口清淡,回味则甘馨邈然有余。这里面也不时含有一点苦味。”

(节选自2006年第4期《人物》)

11.为什么说称张中行为“布衣学者”是再贴切不过的?   (4分)

12.这篇传记的细节描写相当传神,请选择一处加以分析。(5分)

13.张中行八十终于成名,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请结合原文内容分条简述。(6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运用和表达题(12分)

1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近几年来,我市重视城市建设,入夜之后,灯光金碧辉煌,耀眼夺目,令人目不暇接,“夜晚景观”相当漂亮。

B、“IMAX”电影《阿凡达》放映后,迅速在全市引起轰动,令观众叹为观止。

C、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就住房、医疗和反腐败等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广开言路,充分体现了委员日益增强的参政议政意识和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

D、于丹教授在文学、伦理学、心理学、历史学方面都有相当造诣,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将《论语》讲得深入浅出,广受欢迎。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专家指出,针对“山西地震谣言”事件,国家必须加快相关立法和打击力度,来有效遏制网络散播流言这一现象。

B、取消农业税,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农业的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C、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全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全国各地煤矿安全事故频繁发生,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这主要是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和监督管理不力造成的。

D、针对我国有些地方不惜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的现象,有关专家指出,我们一定要吸取发达国家有过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蹈其覆辙。

1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战国策》,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历史著作是《左传》,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第一部断代史是《汉书》。

B、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先驱范仲淹,在他的名篇《岳阳楼记》中提出了正直的士大夫立身行事的准则,认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其散文平易晓畅,委婉多姿,其中一组有连续性的八篇游记,称为“永州八记”,是山水散文的珍品。

C、赋是从《诗经》中“赋”的手法和楚辞发展出来,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著名作品有曹植的《洛神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张衡《二京赋》、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

D、“风骚”一词起源于《诗经》和《楚辞》。“风”是《诗经》中传统的表现手法,“骚”指楚辞开创者屈原的代表作《离骚》,“风骚”并称,后来成了文学的泛称。

17.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字。(3分)

为彻底解决网吧顽疾,全国政协委员严琦决定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提交一剂“猛药”:建议取缔各种社会网吧。

严琦说,社会网吧能带来部分税收和解决就业,但这和其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相比,这点“好处”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她建议,政府必须采取强硬措施,强制关闭社会网吧。对于买不起电脑的部分家庭和人员,需要上网怎么办?这可以由政府出资办一批公共网吧解决。关闭社会网吧造成的失业怎么办?政府可以出台就业等系列扶持措施。网吧老板的损失则由政府买单。

面对严琦“取缔所有社会网吧”这一建议,许多网友表示了不同看法。昨日,部分老师、家长接受采访时表示,政府办公共网吧,一定程度上肯定比社会网吧“把门”更严,但“取缔所有社会网吧”不太可行,不能搞“一刀切”。例如,政府公共网吧数量肯定不够,难以满足大家的需求。

六、作文(5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围棋名将刘小光曾经说过:“我觉得下棋,不是增加点东西,而是减少点东西。”正是他的减法,使他的状态一直颇佳,人生的道理大体也是这样,在人生的奋斗历程中,只有学会做减法,才能有所进步。

请根据你对这则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一、科技文:

1、B.“隆礼、重仁和尚中道”等内容,不是孔子所创建的,“隆礼”是先民的文化积淀,文中也明确表示不是孔子所创造的,“尚中道”也是先哲遗留的闪光思想,尧舜时期就已存在,故该项错。

2.B.B项信息在第三段,“仁政”的主张是孟子提出的,张冠李戴。

3.D(D项信息涉及到全文,是对文中主要信息的正确概括。A项信息在第二段,“唯一保证”错误;“始终起着积极作用”错误,原文是说“曾产生过积极作用”,故该项错。B项信息在第四段,“中庸.过.不及”是指事物发展的三种形态,不是指人,故该项错。C项信息在最后一段,“贯彻中国孔子全部的哲学思想”错误,原文只是说要“汲取中国孔子思想中的智慧”,而不是全部的哲学思想,扩大了范围,是对文中信息的错误理解。)

文言选择题:

4、D   5、A   6、B

7、(1)到任以后,高祖赞赏他清廉,厚礼对待他,认为他很奇特。

(2)朋友把(彭城人刘融)抬送到孙谦家,孙谦打开厅堂来接待他。

8、(1)像这样,那么和我种树的职业大概有些相似吧。

(2)不贿赂的国家因为贿赂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独自保全。

9、默写答案:1、飞羽觞而醉酒。2、天生我材必有用。3、鸟倦飞而知还。4、落霞与孤鹜齐飞。5、茕茕孑立。

10、诗歌答案: (1)反衬(以动写静,有声衬无声)(2分);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静。(2分)

(2)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分)营造了宁静幽雅(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随遇而安、不计较得失的淡泊情怀的心情。(2分)

11. (4分)①燕子与人们和平相处;②燕子与人结邻,却不能像先前那样安定;③燕子不再与人共处。(前两点3分,第三点1分。意思对即可)

12.(5分)与第③节所描写的燕巢形成对比, (2分)借以说明燕巢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发生了变化,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已经有了隔阂, (2分)表现了作者对“羲皇上的境界”的一种怀念。(1分)(意思对即可)

13.(6分)羲皇上追求的是指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克己谅人的一种传统生活方式。(2分)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环境的改变和破坏,人们生活方式的调整和改变。 (2分)

A、能够协调: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更高水平的和谐的过程,这与羲皇上的生活追求并不矛盾。只要我们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能实现羲皇上和现代化的协调。 (2分)(意思对即可)

B、难以协调:羲皇上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过去,现代化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必然会改变,两者自然难以协调。(2分)(意思对即可)。

实用文体答案

11.①张中行祖上三代都是不通文墨的农夫;②张中行本人北大毕业后一直吃笔墨饭,评级仅属低级,直到耄耋之年,才获赠“特约编审”,并且为生计所迫不得不偷闲写点文章贴补家用;③张中行读的是中文,但涉猎的范围包括国学、哲学、禅学和文学,不仅思考老庄、孔孟,而且研究罗素、培根;④张中行获得了“文学家”、“哲学家”、“杂家”、“教育家”等多顶桂冠,著述宏富,影响巨大。(答出1点给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2.①直接采用大量的原始材料,如直接引用张中行的“对不同意见,我一是尊重,二是欢迎,三是未必接受,四是决不争论”这样的话来表现张中行的敦厚、淳朴的本色。这样写显得非常真实,也能更好地突出张中行的特点,揭示他的精神面貌。在此基础上才能对他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②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如写张中行在外面吃饭,一根豆腐丝掉在桌上,他都要捡起来吃,席毕若有剩菜,他也很从容地打包带回去。生动具体地表现张中行珍惜一粥一饭的优良品质,也更好地突出了他“布衣学者”的本色,使张中行的形象更加鲜活。

此外学生如从文本善于写张中行与他人的关系以及通过其他人对张中行的评价的角度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特色2分,结合文本分析2分,点出表达效果1分。)

13.①要有所成就必须扎扎实实,勤学善思。张中行晚年成名并非偶然,这与他平时广泛涉猎,善于思考有关。②要做事,先做人。张中行敦厚淳朴,在做学问、待人、处事以至生活细节上,他都是古韵犹存,虽是一位凡人,却实实在在的,终成大器。③言行要有自己的准则。张中行讲“顺生”,但“不偏不党,不依不傍,不卑更不亢”。他的言行自有准则:“心里有所疑就说,是自由;听者不以为忤,是容忍。”“对不同意见,我一是尊重,二是欢迎,三是未必接受,四是决不争论。”张中行为人古朴,尚古风。文亦如其人。这样才能有坚定的信念,有所作为。④要自信。没有伯乐发现他,张中行就抓住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独自闯了出来,人在失意的时候不能对自己丧失信心,要自信,坚持努力。⑤人在生活上不必一定是高要求,但思想上一定要高境界。张中行对生活的要求很低,但他讲“顺生”,追求精神上的高境界,虽为“布衣”,但拥有精神上的丰厚的财富。

(每点2分,答对其中3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要求观点鲜明,理由充分,结合文本适当分析。学生如从其他方面谈自己的见解,言之有理即可。)

14、成语答案: B (B项,“叹为观止”,用以赞美看到的实物好到极点。A项,金碧辉煌,一般是形容建筑物。 C项,广开言路,广:扩大;言路:进言的道路。指尽量给下面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只能用于纳言一方,不能用于进言一方。  D项,“见仁见智”是指大家对同一事物或问题各有各的见解。 )

15、病句答案: B

A“加快打击力度”搭配不当; B项句式杂糅,可以说主要原因是什么或主要是由什么造成的;  D 去掉“经验”

16、文学常识答案:C、

A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B、“永州八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

D、《诗经》中的“风”是指十五国风,不是表现手法;

17、概括新闻信息答案:政协委员建议关闭社会网吧引起争议。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卷,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