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考试网 > 高考 > 浏览文章

秦皇岛开发区教育体系:完善再完善

作者:小梦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4-05-10 阅读:

原标题:秦皇岛开发区教育体系:完善再完善

  长城网秦皇岛讯(记者 祖迪 通讯员 李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秦皇岛开发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在教育中塑造人、培养人、锻炼人,让秦皇岛开发区的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

教学环境焕然一新

1984年,秦皇岛开发区成为了第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一员。建区之初,区域面积小,居民少,更没有学校。1993年,4所农村小学、1所农村中学,伴随着扩区的“东风”一同纳入了开发区。至此,秦皇岛开发区才有了属于自己的“教育家底”。

孟营中学原属海港区,1993年9月划归秦皇岛开发区后更名为开发区中学。当时,孟营中学建在一片低洼之地,仅有几排低矮破旧的房屋,一到雨季,整个学校就浸泡在一片“汪洋”之中,泥泞难行。简陋的教室和松动的桌椅是当时学校硬件环境的真实写照,“屋外大雨,屋内小雨”成为了那时学生们的深刻记忆。1997年毕业于开发区中学的杨绍利介绍,上学时最怕下雨,每逢下雨教室内的课本都会被雨淋湿,根本无法正常上课,鞋上沾的泥土也使教室内的地面十分脏乱。

孟营中学只是当时农村中小学的一个缩影。当时的学生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接受教育,微机室、实验室、音乐室、图书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天方夜谭。

现如今,杨绍利的儿子已经从秦皇岛开发区第三小学顺利毕业,回想到儿子刚入学的场景,杨绍利感慨万分。“时隔多年走进秦皇岛开发区的校园,崭新的教学楼、宽敞的塑胶操场、明亮的教室令我感触颇深,现在学校的环境与我们读书时环境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秦皇岛开发区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我的孩子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杨绍利说。

“新学校的操场可真漂亮!这下体育课可以好好玩一玩了。”走进秦皇岛开发区第四中学,张佳怡显得格外激动。今年9月,张佳怡就读的秦皇岛开发区第三中学整体并入新成立的秦皇岛开发区第四中学,新的学习环境令她充满了期待。

第四中学占地面积5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8万余平方米,实验楼、综合楼、图书楼、体育艺术楼、报告厅等现代化教学场所应有尽有。为激发学生探求科学奥秘的兴趣,第四中学着重打造智慧校园,把3D打印、计算机编程、智能机器人等科技教育内容引入教学课堂当中,满足学生科技教育需求。

2015年新建第六小学、2016年新建第四小学、2017年新建第一中学、2018年新建第四中学……近年来,秦皇岛开发区对区内教育事业持续投入,对全区教育教学环境进行全方位改造提升。在秦皇岛开发区财政资金的大力投入之下,目前秦皇岛开发区的学校总数已由1993年的5所中小学增加至22所中小学和1个青少年活动中心,学生就读秦皇岛开发区学校人数由最初的百余人增长至万余人,其中,燕大附中作为一所全日制高中,高考成绩连年创优,秦皇岛开发区教育事业无论从规模上还是质量上均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

教学水平显著提高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1993年9月,当5所中小学校划入秦皇岛开发区后,教师资源匮乏,教学水平落后是当时的发展现状,教师队伍存在年龄结构偏大、学历层次偏低、教学观念陈旧、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