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考试网 > 高考 > 浏览文章

新高考改革的要害不在自由而在公平! 对新高考3+1+2模式的讨论

作者:小梦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4-03-27 阅读:

原标题:新高考改革的要害不在自由而在公平! 对新高考3+1+2模式的讨论

新高考改革的要害不在自由而在公平!

对新高考3+1+2模式的讨论

明略学业规划研究院 张恒亮

日前,广东省的一次内部培训会上,发言人提到了新高考可能将6选3变成2选1和4选2。也就是所谓的3+1+2模式,即语数外三门必考,然后在物理、历史两门中选一门,在剩下的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中再任选两门。据说,这是为了避免选报物理或历史的人太少。如此以来,原来的20种选择就变成了12种选择。对此,许多论者都表示肯定和欢迎,认为这样一来,新高考更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并预言后面的新高考都会采用如此模式。

但在笔者看来,这一改革并没有多大的现实及长远意义。收缩考生的选择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选择能力欠缺这一问题,新高考改革的要害不在自由而在公平! 对新高考3+1+2模式的讨论,并且无论是35种、20种或者12种甚至是文理分科的两种选择,都无法改变学生必须面对和解决好选择学业这一事实。而3+1+2模式这种近似强迫的二选一也不能保证选择物理学科的人数超过50%。强扭的瓜不甜!要让更多学生选择物理学科,首先应当通过学业规划知识的讲解,从道理上帮助他们认识到学习物理对于其未来的大学学习及职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进而促使他们在兴趣及事业的召唤下的选择物理。再一个在物理高考成绩赋分问题上进行改进,让物理的高考得分更有价值。促进高考人才选拔中的公平竞争。

其次,我认为新高考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不在于收缩学生的选择权,而在于对公平竞争底线的坚守。高考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底线,是个人向上流动的最重要的通道,但新高考改革实行以后,与之相配套的出台了三位一体招生、综合评价招生以及自主招生等多种特殊类型招生形式,其中许多国内一流高校都开始大规模的通过特殊类型招生,而通过统一高考招生规模被压缩到不足10%的样子。我们知道,这些特殊类型招生,不仅是比拼高考成绩,还看学生的科研、学术、艺术、社会活动等多种指标,而这些对于农村学生来讲,过于奢侈,根本不能与城市学生相比。所以农村学生进入一流大学的机率大大降低。并且,根据香港一位大学教授的多年研究发现,通过自主招生等形式录取的学生与普通高考录取的学生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实行统一高考,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仍然是新高考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必须坚守的底线!尤其是对于国内985、211或者双一流大学,更是如此。因为相比于二本、三本及专科院校,这些学校在未来就业竞争中仍然有着强大的就业竞争力,因此它们属于高教市场中的稀缺产品,对于这类稀缺产品,不能过多的实行高校与学生间的双向选择,而应当在政府的主导下,实行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选拔制度,谁的分数高,谁才有资格上这类学校。因此,笔者建议,对于这一类高校,在未来的10年之内,都应当把特殊类型招生的规模压缩在10%,而应当让90%的招生计划用在统一高考上。

至于二本、三本以及专科院校,则可以从专科开始,逐步到三本,再到二本,实行自主招生。比如像高职(专科)单独招生,已经实行了多年,就没有太多的争议。因为对于这一类非稀缺高教产品,就可以放开实行按需分配的供求双方双向选择。然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向上流动的渠道不断增多,大学品牌对于学生优质就业的意义不断降低,比如像将来某个时候,北京大学的文凭和民办高校的文凭在就业市场的价值已经非常接近,这时,再放开自主招生,高教市场供求双方自由选择,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