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初中 > 初一 > 语文 > 浏览文章

《故乡的桂花雨》教学设计1

作者:小梦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4-01-17 阅读:

教学目标:

1、学会抓住文章的关键语句,并以此带动自己高效率的阅读。

2、强化分析人物形象的阅读能力。

3、学会挖掘文章内涵的阅读策略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作者的“乡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对生活、家乡的热爱之情。

2、进一步了解托物抒情的写作方式,并学会通过景物描写品味作者思想情感的阅读方法。

3、学会用圈点评注方法来阅读本文。

学习内容:

作者简介:琦君,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917年出身于国民党高级将领家庭,1949年赴台湾,后定居美国。她是著名电视连续剧《橘子红了》的作者。她的散文,题材广泛,但最为感人的还是怀乡思亲之作。

整体感悟:

散文重“情”,本文也毫不例外地具有这个特点,如何深切领会文章中浓郁的思乡之情呢?最好途径当然就是读了(诚如古人所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但是不是真的要读上百遍,才能够理解文章?——这样的效率当然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了。我们就要学会高效地进行阅读。其中的“钥匙”之一就是把握主旨来进行阅读,或者是自己归纳,或者是找到中心句(“文眼”)。显然,“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就是“文眼”——这也构成了本文的第二特点,并不是每篇文章都有无需读者刻意概括而直接由其自身提出的中心句。抓住它,以此为依据来体会阅读文章,效率自然也就高了。

“乡愁”,顾名思义是因为思念家乡而带来的忧愁,它是人类生活、文学永久性主题之一。你有过这种情感的体验吗?

乡愁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如出差、异地求学或者工作、旅游,也有政治因素,如政权的更替。1949年,随着国民党政权的土崩瓦解,大批的大陆人迁徙到台湾省,他们的大部分青少年时光都留在了祖国大陆,与刚才我们同学所说的一般的离别不同,他们这一分别,就是几十年甚至就是一辈子!骨肉分离,隔海相望,这种“乡愁”该有多么的强烈呀!今天我们就要通过学习《故乡的桂花雨》来感受台湾作家琦君的乡愁吧!

在阅读时,抓住了文章的文眼——“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来阅读本文,较漫无目的的朗读,其差别就好比拿一件大衣,前者是从衣领抓起,后者却是从袖子抓起,拖泥带水。这样浓郁的“乡愁”,使得文章中最精彩的“摇花乐”部分和文章最后的那句“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都奠定了深情的基调,语速自然都会放慢了。当然,在总的情感格调中,不同人物的言语语气也会有差异,大人小孩都喜欢“摇花乐”,但前者更

相关阅读

网友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