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初中 > 初三 > 化学 > 浏览文章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课案

作者:小梦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4-01-13 阅读: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及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通过实验总结出了质量守恒定律;二是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本节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作好理论准备,为学好第四章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不是从定义出发,把质量守恒定律强加给学生,而是首先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通过【实验4-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和【实验4-2】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这两个实验,指导学生观察、思索,使学生从自己亲身观察的事实中,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得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规律。教材的这样处理实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学生接受起来十分自然,同时学习质量守恒定律,也是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2、教材的重点、难点及成因分析:

由于微观不易理解,部分现象造成学生认知的片面性,因此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运用,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材在从实验的结果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后,接着就提出“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提出这一问题的目的,在于要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只是由于发生了原子间的重新组合,才使反应物变成生成物,但在这一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并没有发生变化,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应该注意,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分析,要明确落实到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这一关键点上,这不仅有利于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而且为学习化学方程式准备了基础知识。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重难点,依据布鲁姆的目标教学理论,联系学生认识基础和心理特征,可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①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②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质量守恒实质的分析及质量守恒原因的分  析,培养学生定量研究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 物质量的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在初二物理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等等。这些定律多数是直接给出的,由于初二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心理特征,学生们已习惯于对定律的硬性接受。基于上述认知心理,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及其运用就成为认知难点。

三、说课题研究:

我校在省立项的课题是“探究性教学研究”,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本节拟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发下,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角色,通过自己设计方案,进行操作实验,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基本结构为“问题--实验--结论--应用”。

四、说教法,学法:

(一)根据本节内容,结合化学学科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法:

1、演示实验法:首先提出: 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呢?这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然后通过动手演示【实验4-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等实验来探讨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分析总结出实验结论,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当学生已经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后,再增做一个表面上似乎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演示实验:蜡烛点燃时质量变小, 而在蜡烛上方加有碱石灰吸收装置时,点燃后总质量却逐渐增大。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由学生自己作出正确的解释,这样能够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

2、实验探究法:将演示【实验4-2】改成学生分组实验,边操作,边观察,边思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该实验除用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反应试剂外,并选用其它能产生明显反应现象的试剂代替,如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等等,让几个小组所测定的化学反应是各不相同的,便于从多个反应规律中得出反应前后质量相等的共性,从而更能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具有普遍意义。

3、媒体辅助法: 唤起学生的注意并不难,难的是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于一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传统教学手段太单调,因此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只能短时间保持在教学内容上,如果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形象直观,使学生的注意力长时间吸引到教学内容上,便会收到最佳教学效果。中学生抽象思维还不发达,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掌握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因此教学应遵循直观性原则。直观可以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知识创造条件。直观手段的运用中很重要的一种是模象直观,即运用实际事物的各种模拟形象进行教学,包括图表、模型、幻灯、录像、电影、电视、录音等等。

在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原因时,运用电脑动画模拟氧化汞分子受热分解的全过程,让学生反复观看,从而得出: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的重要结论。在做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推导化学式练习时,使用电脑动画来模拟分子的构成及变化前后原子的重组情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解决难题,在成功的喜悦里培养出学习化学的乐趣和信心,同时为书写化学方程式奠定良好基础。

4、启发讨论法:不断地揭示矛盾和解决矛盾,必然会激起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同时也是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有效手段,把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化。在教学中,不断提出问题,步步激疑、启思,适时展开讨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为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变“学会”为“会学”,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在学法指导上,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点做法:

1、观察发现法:教学中,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分组实验法: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后,使每一位学生都动手、动脑,进行创造性学习,既增加了实验的可见度,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与操作实验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通过实验设疑启思,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交换认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如钢铁生锈,煤炭燃烧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怎样判断才算是科学的判断?能不能设计一些实验来进行验证?对这些问题学生感兴趣,讨论时有话说,还能使学生受到自然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4、练习反馈法:通过及时有效地课堂巩固练习,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具有稳定性,实现正迁移。为此,在新授内容结束后,我设计了适量分层练习,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测评反馈教学目标落实情况,使师生都做到了心中有数。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对本节教材的分析,这节课的教学程序,我是这样设计的:“设疑引新-展示目标-导学达标-达标测试”。

1、设疑引新:在引入新课时,注意把握住两点:①选准知识间衔接点,找准切入点尽快进入主题;②激发学生求知欲。首先复习提问:利用原子-分子知识解释什么是化学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为解释质量守恒原因做好知识准备。接着引导学生快速回忆学习氧气和氢气的化学性质时做的许多实验,然后设问: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呢?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而引入课题。

2、展示目标:通过展示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强,以提高学习水平,使学生为达标而学,教师为达标而教。同时为学生的随堂检测,教师的教学评价提供有效依据。

3、导学达标:依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原则,加强教与学双边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大导学力度,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思考;教师个别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教师设疑启思,学生小组讨论发言;教师分层施教,学生分组练习等等一系列双边活动;通过创设情景,运用启发讨论,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来优化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通过教师的目视观察、设疑启思,学生的小组讨论、典型发言,以及达标测评等措施,及时进行教学反馈、教学调控,使反馈迅速全面评价准确合理。

①质量守恒定律:由设疑引新之后,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的分组实验,指导学生观察、思索,使学生从自己亲身观察到的事实中,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得到质量守恒定律。

②质量守恒的原因解释:通过课前复习提问: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及其实质,运用电脑动画模拟氧化汞分子分解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出: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的重要结论,从而解释了质量守恒的原因,使难点得到突破,而且为学习化学方程式准备了基础知识。

③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化学现象。当学生已经理解了质量守恒定律以后,增做一个表面上似乎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演示实验:蜡烛点燃时质量逐渐变小,而在蜡烛上方加有碱石灰(引导学生回忆氢气吹肥皂泡时,用碱石灰做干燥剂吸收水份的实验,进一步介绍碱石灰不仅能吸收水份,而且能吸收二氧化碳)吸收装置时,点燃后总质量却逐渐增大,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然后联系生活提出开放性问题:钢铁生锈,煤炭燃烧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怎样判断才算是科学的判断? 能否设计一些实验来进行验证?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后,由学生自己作出正确的解释,这样能够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精神。

4、达标测评:新课结束,通过小结归纳总结出本节主要内容,使学生对内容上整体了解,形成知识网络,自查教学目标落实情况,然后完成达标测评练习。

在教学过程的全程设计中,通过设疑引新引出教学目标,通过展示目标让师生明确目标,通过导学达标来实现目标,运用达标测评来检测目标。每一步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而开展双边活动,教师为达标而教,学生为达标而学。

六、说评价反馈:

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新课学习中的认知水平,根据分层教学的有关理论和做法,我设计了适量达标分组测评情感试题。解释题、判断题主要是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辩析一些化学变化现象,填空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涵义,选择题主要是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生成物(反应物)的质量、推导生成物的化学式。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还配有B组练习,其中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推导化学式一题还配有动画模拟,帮助学生解难释疑,同时为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推导化学式铺开了道路,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创新能力。

通过分组练习,使差生“吃得了”,中生有提高,优生“吃得饱”。

关于作业,除巩固本节所学内容外,完成《课外作业》P41第四章第一节的练习。

相关阅读

网友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