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高中 > 高一 > 语文 > 浏览文章

2014年哈尔冰三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

作者:小梦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4-02-26 阅读: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23、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34、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45、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56、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6

2014年哈尔冰三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

为了帮助考生们了解高中学习信息,常梦网分享了2014年哈尔冰三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供您参考!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20世纪40年代闻一多《伏羲考》提出以蛇为原型的综合“龙图腾”说至今,“龙图腾”说流衍不衰,并成为占统治地位的观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开始质疑“龙图腾”说,并出现一些否定性观点:林河认为中华民族不是“龙的传人”,而是“凤的传人”;刘俊男认为中华民族是“凤、龙的传人”。但是“龙图腾”说以及“龙的传人”说仍然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其实,中华民族是“羊的传人”。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古代中国的“羊文化”在整个历史化的过程中竟然被人们忘却了。尽管人们每逢羊年,也谈及羊和“羊文化”,但是尚未将其上升到应有的历史地位——甚至有人认为作为具有法道德哲学的“羊文化”不复存在。

人类对羊的崇拜,源于亘古以来羊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在世界150多个国家发现的史前岩画中,羊的形象比比皆是。据考古学家的考古报告发现,人类最早饲养的动物是羊,早在8000至9000年前,羊就成了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羊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是原始人类最早的生物伙伴和最重要的衣食来源。因此,先民祭祀首先用羊。古文“牺牲”都与羊有关。“牺”字古文为“犧”。“犧”字里有“羊”,甲骨文“牲”字左边是正面看的羊头形象。这说明羊是最早用作牺牲的必不可少的祭品,为中华民族的进步而“牺牲”。

羊既然是先民的祭祀品,自然也就成为沟通天和鬼神的神判灵物。于是每当人们盟约或分辨是非曲直之时,便以羊为见证,或以羊为判官。神羊又称獬豸,其形象成为太平盛世和历代法官的象征,千百年来家喻户晓。汉代法冠名“獬豸冠”,御史服之。唐宋时代,法冠亦名“獬豸冠”。明代以獬豸为风宪官公服。清代御史及按察使补服前后皆绣獬豸图案。神羊獬豸与法官的不解之缘,可谓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特色。

善、羲、美是古代中国法道德哲学中一组不可分割的重要范畴。它们的共同特点均以代表法道德象征的“羊”为内核,积淀着原始“羊文化”的法道德精神。商代金文“善”字直书作“羊头形”,因而“善”是一个介于法与德之间的法道德范畴。羲(义)的古字由“羊”和“我”会意而成。“羲”(义)中之“羊”绝非一般意义上的食羊,而是与善中之“羊”具有相同性质的神判之羊。“美”字由“羊”和“大”组成。“美”中之“羊”具有特殊的文化历史内涵。善、羲(义)、美均以神判“羊”为标志,绝非文字构形要素上的巧合,而是具有内在的共生历史和共同的历史文化分母,具有不可分割的语源文化基因,因而它们的符号意义或观念内容也是相互沟通的。善、羲(义)、美与“羊”的不解之缘,也可谓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特色。 (原文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闻一多先生认为“龙图腾”中的龙是以蛇为原型的综合图腾,这一论说在我国现当代时期为民众广泛接受、认同。

B. 八十年代后,尽管出现了一些质疑、否定的言论,但仍未能撼动“龙的传人”这一学说在人们心中的固有地位。

C. 本文作者严谨考据,以大量文献记载证明“中华民族是羊的传人”这一新观点的合理性以及其观点并未取代“龙的传人”这一传统思想的结论。

D. 尽管人们每逢羊年也谈及羊和“羊文化”,但是古代中国的“羊文化”在整个历史化的过程中已然被人们忘却,着实令人遗憾。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考古报告发现,羊是人类最早饲养的动物,八九千年前就成了最早驯化的动物。由此可见,人类对羊的崇拜很久以前就发生了。

B. 在世界150多个国家发现的史前岩画中,都有羊的形象存在,这可以证明人类亘古以来与羊的关系密切。

C. 先民祭祀首先用羊,是因为在新石器时代,羊已经是人类最早的生物伙伴,它还为人类提供了最重要的衣物和食物。

D. 从“牺”和“牲”的古字构造里,可以看到有“羊”的字形或形象,这证明羊是最早用作牺牲的必不可少的祭品。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羊凭借其为古老祭祀用品的优势,曾被人视为沟通天和鬼神的神判之物,用于分辨是非曲直或作为盟约的见证者。

B.神羊獬豸的形象成为太平盛世和历代法官的象征,与法官有着不解之缘。历代的执法官员都穿着有獬豸图案的官服。

C. 善、羲、美作为古代中国法道德哲学中一组不可分割的重要范畴,均以代表法道德象征的“羊”为内核,积淀着原始“羊文化”的法道德精神。

D.善、羲、美均以神判“羊”为标志,不是文字构形上的巧合,而是具有内在的共生历史和共同的历史文化分母以及密不可分的语源文化基因。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23、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34、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45、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56、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6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陵字少卿,少为侍中建章监。善骑射,爱人,谦让下士,甚得名誉。

武帝以为有广之风,使将八百骑,深入匈奴二千余里。天汉二年,陵召见武台,上曰:“将恶相属①邪!吾发军多,毋骑予女②。”陵对:“无所事③骑,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上壮而许之,诏陵:“至东浚稽山南龙勒水上,徘徊观虏,即亡所见,从浞野侯赵破奴故道抵受降城④休士,因骑置以闻。”

陵于是将其步卒五千人出居延,至浚稽山止营,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军。军居两山间,陵引士出营外为陈,令曰:“闻鼓声而纵,闻金声而止。”虏见汉军少,直前就营。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左右地兵八万余骑攻陵。陵且战且引,南行数日,抵山谷中。连战,士卒中矢伤,三创者载辇,两创者将车,一创者持兵战。陵曰:“吾士气少衰而鼓不起者,何也?军中岂有女子乎?”始军出时,关东群盗妻子徙边者随军为卒妻妇,大匿车中。陵搜得,皆剑斩之。明日复战,斩首三千余级。

汉军南行,一日五十万矢皆尽,即弃车去。抵山入峡谷。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便衣独步出营,止左右:“毋随我,丈夫一取单于耳!”良久,陵还,大息曰:“兵败,死矣!”军吏或曰:“将军威震匈奴,天命不遂,如浞野侯为虏所得,后亡还,天子客遇之,况于将军乎!”陵曰:“公止!吾不死,非壮士也。”于是尽斩旌旗,及珍宝埋地中,陵叹曰:“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夜半时,虏骑数千追之,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

单于壮陵,以女妻之,立为右校王。昭帝立,遣陵故人陇西任立政等三人俱至匈奴招陵。陵字立政曰:“少公,归易耳,恐再辱,奈何!” 陵在匈奴二十余年,元平元年病。

(选自《汉书•李陵传》,有删改)

[注]①相属:做别人的下属。②女:通“汝,你。③事:使用。④受降城:为接受匈奴左大都尉投降而筑的一座城池,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吾发军多,毋骑予女  发:派遣

B. 徘徊观虏,即亡所见  亡:灭亡

C. 陵且战且引,南行数日 引:后退

D. 连战,士卒中矢伤   中:遭受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李陵“有广之风”的一组是(3分)

①善骑射,爱人,谦让下士,甚得名誉    ②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

③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     ④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

⑤毋随我,丈夫一取单于耳         ⑥于是尽斩旌旗,及珍宝埋地中

A.①②⑥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李陵年青时曾得到皇帝赏识,接受重任,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匈奴二千余里。皇帝下诏李陵到龙勒水后,立即查看敌情、休整士兵,不忘回朝报告。

B. 李陵在浚稽山被匈奴三万多骑兵包围。匈奴见汉军人少,径直扑向汉军营垒,后败退上山,汉军追杀,单于又召集更多骑兵围攻李陵,挫其军队士气。

C. 李陵严肃军纪,提升士气,曾转败为胜,杀敌三千余人。曾在黄昏后着便衣独步出营,阻止左右兵士,单取单于,但寡不敌众,以失败投降告终。

D. 李陵很受单于欣赏,单于把女儿嫁给他,立他为右校王。昭帝即位后,李陵的好友任立政等三人招李陵归汉,李陵只怕再次蒙受耻辱,委婉含蓄地拒绝了。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23、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34、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45、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56、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6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始军出时,关东群盗妻子徙边者随军为卒妻妇,大匿车中。(4分)

(2)将军威震匈奴,天命不遂,如浞野侯为虏所得,后亡还,天子客遇之,况于将军乎!

(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念奴娇•赋雨岩①    辛弃疾

近来何处有吾愁?何处还知吾乐?一点凄凉千古意,独倚西风寥廓。并竹寻泉,和云种树,唤作真闲客。此心闲处,不应长藉②丘壑。

休说往事皆非,而今云是,且把清尊酌。醉里不知谁是我,非月非云非鹤。露冷风高,松梢桂子,醉了还醒却。北窗高卧③,莫教啼鸟惊着。

[注] ①这是词人被弹劾去职、闲居江西上饶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雨岩是带湖附近博山的一处山崖胜景,词人在博山有书舍距此不远。②藉:凭借,借助。③北窗高卧:出自陶渊明《与子俨等疏》“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太古时代在生活上无所系念的人)”。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

9.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的形象。(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7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7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对命运的感悟和凭吊之情。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对刘裕北伐时军容威武、声势威猛的赞美。

(3)云树绕堤沙,_________________,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

(4)_________________?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5)_________________,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23、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34、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45、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56、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6

试用期 徐全庆

○1奔波了将近一年时间,终于有一家医院同意试用我了。试用期是三个月,到时如果我的表现不能让院方满意的话,那么我还只有继续去奔波。

○2我很珍惜这十分难得的机会。每天,我都提前二十分钟到医院,把门诊室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给周医生泡一杯水。周医生是我试用期间的指导医生,我的任务是跟他学习,在他指导下给病人看病。

○3周医生十分和蔼,上班第一天,他就拍着我的肩膀说:“小伙子,好好干,争取三个月后能留下来。”然后他就告诉我,医院其实并不缺医生,这次试用五个人,最终只能有一个留下来。周医生说:“祝你好运。”

○4我的压力陡然大了起来。为了供我上大学,在庄稼地里刨了一辈子食的父亲,在他五十多岁时毅然到城里去打工了。父亲靠打工挣的钱供我上大学。两年之后我才偶然知道,父亲所谓的打工就是在城里拣破烂,除此之外他没有找到任何工作。现在我虽然已经大学毕业将近一年了,但父亲却依然还在拣着他的破烂,因为我还没有找着工作,我还得靠他养活着。我必须好好表现,争取留下来,用我的工资养活父亲,而不是靠父亲拣破烂来养活我。

○5我很认真很虚心地向周医生学着我能学到的一切。虽然我没有钱,像其他几个竞争者一样经常请自己的指导医生吃饭,但我能感觉到周医生越来越喜欢我了。

○6有一天下午上班没多久,周医生就接到他爱人打来的电话,周医生接完电话说得立即出去一趟,最多二十分钟就回来。临出去时他说,院长夫人下午要来看病,如果她来了,立刻给他打电话。

○7周医生刚走,就来了一个病人,一个浑身脏兮兮的老头,弓着身子,不停地咳嗽。我告诉那老头,周医生有事出去了,我只是个试用的医生,问他是要等一会儿呢,还是让我来给他看。老头咳嗽着说只要你不嫌我脏就给我看看吧。看到那老头我突然想起了我的父亲,父亲身上比他还要脏。我极少有机会单独给人看病,所以看得很认真。

○8这时,又进来一个穿着华贵、派头十足的中年妇女,进门就问周医生呢。她说话的语气让我意识到她是院长夫人,就站起来,告诉她周医生有急事出去了,马上就回来。院长夫人说,我有点不舒服,你给我看看吧。我说:“我只是一个在试用期的医生,你如果没急事的话,是不是先等一下,周医生应该就回来了。”中年妇女说:“我只是一点小毛病,你给我看一下开点药就行了。”我说:“好吧,你稍等一下,我把这个病人看完立刻就给你看。”

○9院长夫人立刻就发了火,指着那老头说:“什么,等给他看完?你看他浑身脏兮兮的,该不是拣破烂的吧?他也配在我们这儿看病?立刻叫他出去。”我看见那老头怯怯地看了院长夫人一眼,又求援似地看了我一眼,就低下了头,不敢说一句话。于是我又立刻想起我的父亲。因为穷,他得不到别人尊重,因为拣破烂,他让人看不起。这样的遭遇他一定也遇到过,那时,他也一定像现在这个老头一样,不敢和人争论,只能独自落泪。

○10我不知哪里来的勇气,对院长夫人说:“对不起,他是我的病人,你也是我的病人,你必须等他先看完。”

○11院长夫人的脸变了,掏出手机,拨通一个电话就是一通呜哩哇啦的大叫。

○12很快,院长就来了。院长夫人指着我说:“你立刻把他给我赶走。”院长问了一下情况,一个劲地向夫人陪着不是,然后看了我一眼说:“这个病人看完,你立刻到我办公室去。”说完就劝着夫人出去了。我知道我得和这个医院说再见了,我难过得几乎掉下了眼泪。

○13刚刚从外面回来的周医生了解了情况以后直冲我叹气说,你这孩子,怎么那么傻呢。

○14我拖着沉重的步伐来到院长办公室时,他告诉我,本来还要再过一段时间才能通过测试确定我是否能留下来,但现在不用了。我被留用了。我诧异地问为什么,院长说,因为在你的眼里,患者没有尊卑,你能用心为每一个患者看病。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擅长在平淡的叙述中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每天“我”早到医院,打扫卫生,为自己的指导医生泡杯水,表现了“我”对试用机会的无比珍惜。

B.小说善于使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我”没有像其他几个竞争者一样经常请自己的指导医生吃饭,突出表现了“我”对请托之风的排斥和不屑。

C.小说注重在空白处表现人的心灵秘密。院长夫人下午来看病时,我并未遵从周医生的嘱咐立刻给他打电话,因为我对院长夫人很反感。

D.小说的情节安排有幽默成分。周医生说有事出去,院长夫人看病时发火,脏兮兮的老头显得很无助,他们三人与院长合演了一出令人啼笑的留用测试之戏。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23、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34、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45、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56、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6

E.小说的结局设计颇具匠心。原以为“我得和这个医院说再见了”,可因为正直用心,“我”被医院留用了,这样的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2)结合第○8至第○12段院长夫人看病的相关内容,分析“我”的心理变化。(6分)

(3)文中画线部分是关于周医生的两次语言描写,它们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7分)

12.下列各项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3分)

A. 萧鼓     旃毛     肉坦负荆     献仇供恨

B. 斥侯     苍皇     白壁微瑕     嘻嘻钓叟

C. 珠玑     销魂     渑池之会     羽扇绾巾

D. 弩马     惟幄     刎颈之交     一蓑烟雨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近些年,老年人的中医养生保健需求旺盛,不过,其服务领域          ,

喜忧参半,老年消费者需擦亮双眼,清醒选择,以免上当受骗受害。

②如今的华语3D电影市场可谓全面开花,各种类型应有尽有。可当3D不再是大片才有的配置时,部分小制作、低成本的影片就免不了借着这一名号  。

③阿里木江•哈力克以一名普通新疆少数民族青年的身份演绎了人间大爱,他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宣告在         的当下,我们不能以偏概全,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我们的异族兄弟。

A. 泥沙俱下  鱼目混珠  鱼龙混杂   B.鱼龙混杂  泥沙俱下  鱼目混珠

C. 鱼目混珠  鱼龙混杂  泥沙俱下   D.泥沙俱下  鱼龙混杂  鱼目混珠

1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从球形屏幕演绎宇宙大爆炸,到南美植物群魔乱舞,并未能突出展示巴西本国标志性的舞蹈。

B. 伴随着泼粪、纵狗伤人甚至枪击等事件的发生,曾几何时,欢乐的广场舞竟然堪比“恐怖袭击”。

C. 多所名校虽然都抛出橄榄枝,试图帮助两位夺刀助人的青年学子,但如何兼顾公平已成为摆在各方面前的一道难题。

D. 今年重庆高考语文试卷首次选用了古代小说作为文言文材料,设计的题目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文言语感和基础知识。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23、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34、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45、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56、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6

15.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重要的是,我们甚至不需要直接看到别人行动

②这样一来,我们就会从别人那里感染上了“意志力薄弱”

③听说有人偷税漏税,会让你觉得放松一下节食计划没什么大不了

④这就意味着,当我们看到别人举止不良的时候,我们的自控力也会降低

⑤就像病人摸过门把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细菌仍会留在把手上面一样

⑥当我们看到别人忽视规则,受欲望支配的时候,我们更可能在任何冲动面前选择屈服

⑦即使我们只看到了其他人屈服于诱惑的证据,我们也会为同样的目标所感染

A.③④⑤②⑥⑦①    B. ③⑤⑥④②①⑦

C.⑥⑦⑤③④①②    D. ⑥④③②①⑤⑦

16.下列各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3分)

A.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B.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C.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D.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②间至赵矣   ③时天下承平日久   ④惠等哭,舆归营

⑤于是相如前进缶   ⑥空以身膏草野   ⑦左右欲刃相如  ⑧宁许以负秦曲

⑨天雨雪      ⑩吾羞,不忍为之下

A.①⑩/②③④⑤/⑥⑧/⑦⑨B.①⑥⑧/②③/④⑤⑦⑨/⑩

C.①⑩/②③/④⑤⑦⑨/⑥⑧D.①/②③⑤/④⑦⑨/⑥⑧⑩

18.下列句子中句式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见犯乃死,重负国

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为降虏于蛮夷

C.子卿尚复谁为乎     D.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19.下面是哈三中“我为语文狂”总决赛的程序框架图,请把这个程序写成一段话,要求信息全面,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简洁,表达连贯,不超过70字。(6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一个黄昏,静静的渡口来了四个人,一个富人,一个当官的,一个武士,还有一个诗人。他们都要求老船公把他们摆渡过去。老船公捋着胡子:“把你们的特长说出来,我就摆渡你们过去。” 富人掏出白白的银子说:“我有的是金钱。”当官的不甘示弱:“你要摆渡我过河,我可以让你当一个县官。”武士急了:“我要过河,否则……”说着扬扬握紧的拳头。“你呢?”老船公问诗人。“唉,我一无所有,可我如果不赶回去,家中的妻子儿女一定会急坏的。”“上船吧!”老船公挥了挥手,“你已经显示了你的特长,这是最宝贵的财富。”诗人疑惑着上了船:“老人家,能告诉我答案吗?”老人一边摇船一边说:“你的一声长叹、你脸上的忧虑是你最好的表白,也是最好的答案。”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以上就是常梦网的编辑为各位学生带来的2014年哈尔冰三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希望给各位考生带来帮助。

热点阅读

网友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