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高中 > 高一 > 历史 > 浏览文章

2016级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作者:小梦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4-05-02 阅读:

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以下是常梦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题及答案,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常梦网一直陪伴您。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唐朝诗人白居易在《朱陈村》一诗中写道:“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涤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诗中描写了唐朝时我国农村的生活景象

B.描写了农村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景况

C.描写了村民封闭保留、老死山林的自然心态

D.描写了村民幸福美满,其乐融融,无忧无虑的原始公社生活

2.在中国封建社会,如果有一位地主想扩大地产,其主要途径是(    )

A.将公田化为私田          B.立军功获得赏赐土地

C.土地兼并                D.吞并井田制下农民的土地

3.古代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自然史》中写道:“中国或称赛里斯,在希腊古语里意思是丝。”你从此材料中获得的信息不包括(    )

A.中国在世界上曾被称为丝国          B.古代中国盛产丝和丝织品

C.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远销欧洲          D.普林尼曾经来过中国

4.下列瓷器品种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            B.白瓷、青瓷、五彩瓷、青花瓷

C.青瓷、白瓷、五彩瓷、青花瓷            D.青花瓷、青瓷、白瓷、五彩瓷

5.诗歌是时代风貌的体现。下列诗句能够证明唐朝后期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的是(    )

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

C.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

D.市人日中集,于利尽锥刀

6.“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墨子》)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 ①缴纳租税的需要 ②商品交换的需要 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7.在古代地区性或全国性市场中,比较常见的商品应生产于(    )

A.家庭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外国生产的

8.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

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海禁

C.重农抑商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

9.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

A.土地买卖现象严重           B.封建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

C.封建社会以农为本的思想     D.中国古代人多地少的特点

10.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  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③开发土地资源 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1.新航路的开辟是世界各民族的发展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的重要阶段,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

A.西方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B.东方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C.东西方之间的政治经济交流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其他国家

12.1840年一位英国人说:“关于我们对印度贸易的整个问题是他们是否能用他们的土地产物来偿付我们准备输出的工业品。”由此可以看出英国(    )

A.要把印度变为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B.要转移贸易对象

C.认为印度经济水平低,商品输出受影响   D.对印度的贸易出现入超

13.“西班牙就像一张嘴,填进食物,咀嚼食物,仅仅为了把它送进别人的器官,除了经过的气味和偶尔粘在牙齿上的一点碎屑外,没有留下任何东西。”这句话主要是讲西班牙掠夺来的财富(    )

A. 主要流入王室贵族手中               B. 主要流向了罗马教廷

C. 主要流入商品生产发达的国家         D. 未用于工业而主要用于商业

14.182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不穿袜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工业革命的进行       D.垄断组织的形成

15. 下列各组成果或产品的出现,哪一组无需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应(    )

A.汽车、飞机       B.电灯、电话     C.火车、轮船      D.炸药、人造纤维

16.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的概念,其“近代”的实质含义是(    )

A.产生和发展与近代历史时期                   B.不是手工劳动而是机器生产

C.受外国企业刺激和洋务企业由道而兴起         D.完全由民间私人投资兴办

17.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有(   )

①江南制造总局 ②轮船招商局  ③天津机器制造局 ④福州船政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继昌隆缫丝厂等近代企业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的主要区别是(    )

A.使用机器生产还是手工劳动            B.对外国资金是否有依赖性

C.工资高低是否由技术决定              D.产品是否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

19.1895-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工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六十多家,其中,80%属于轻工业,总投资额为1200多万元,平均每年设厂15家以上。不仅原来基础较好的上海、广州、汉口、天津等城市,民族工业有所发展,其他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商办厂矿企业。这表明甲午战后(    )

①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本总额增加,但资本仍相对较少

②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门类不齐全不均衡

③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的地域在逐渐扩大,但仍不均衡

④民族资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根据蔡增基《十年来的中国航运》记载:“自民国政府成立(1927年)至今,不过十年。此十年间,民营公司之组织,约计二十五家,……已远胜于前数十年矣。”当时航运业民营公司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蒸汽轮船技术开始传入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21.1948年4月2日《东北日报》报道,国民党统治区“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大批工厂又纷纷倒闭,仅去年上半年倒闭之工厂商号,即达一千六百余家”。这一时期“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的原因有(    )

①政府征收苛捐杂税                   ②日本军队的残酷掠夺

③官僚资本垄断经济                   ④美国对华倾销商品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2.“中国第一村”华西村是中外闻名的江南小村,有名的景点有80多处。作为一名游客,你参观完“中国第一村”后,打算参观“改革第一村”。那么,你可能选择下列哪个省(    )

A.广东省           B.江苏省            C.安徽省            D.海南省

23.斯大林曾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材料中斯大林所说的中国的相关情况开始得到改变是在(    )

A.抗日战争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一五计划完成后                           D.改革开放新时期

24.据下表数据显示,1957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下列各项与增长现象无关的是(    )

项目 1952年总产量 1957年总产量 比1952年增长

粮 1.64亿吨 1.95亿吨 19 %

棉 130.4万吨 164万吨 26 %

钢 135万吨 535万吨 296 %

煤 0.65亿吨 1.3亿吨 100 %

A. 一五计划的完成             B.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D. 土地改革

25.右图为新中国建国后某一时期的漫画,名为《刻舟称瓜》。这幅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大跃进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运动

D. 真理标准大讨论

26.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乘坐最新的红旗HQE检阅车检阅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红旗检阅车是由“一汽”生产的,“一汽”建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开展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建设    ②经历着生产关系的深层次变革

③开展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      ④发生着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7.“又出新车了!”,“又有车降价了!”这是今年来人们在媒体上见得最多的一类消息。进入2008年,市场价格下降和企业新车下线就出现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有超过10款的轿车宣布降价,另外有北京现代索纳塔等多款新车下线。表面上看,企业的行为都是自发的,但是都与一只看不见的手息息相关。材料中这只“看不见的手” 说明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    )

A. 社会主义企业体制改革                   B.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8.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唱道: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规划了四个经济特区,其中有三个位于(    )

A.福建省           B.海南省        C.广东省           D.浙江省

29.有人回忆我国特区创建时说道:“反对特区的非议很多,有人还发来一本《租借的由来》的小册子,似乎办特区就会办成租界、殖民地。”对“租界”和“特区”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租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在外国干涉下的被迫开放

B. 特区是新中国主动开放的表现

C. 两者的目的都是促进中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D. 两者性质不同

30.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 毗邻港澳       B. 政策扶持      C. 科技领先      D. 资源丰富

二、材料分析题(31题15分,32题25分,共40分)

31. 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了征服和掠夺,把非洲变成商业性的掠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奴隶制)是殖民地财富的唯一自然基础。

——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二:(按:下文出自一位在奴隶贸易后期进入非洲内的殖民者的记述。)

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成一片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们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捕捉奴隶者到来时逃走了。那些侥幸逃走的人们,不得不从生机盎然的农业区,迁居到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深山老林,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艾周昌等著《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

材料三:法国的革命事件和在圣多明各(海地所在的岛屿)由杜桑•卢维杜尔领导的(来自)非洲的奴隶的斗争震撼了整个奴隶占有制。各国的奴隶贩子其拥护者对法国大革命及整个自由思想惊恐万状。非洲人在西印度群岛(位于拉美地区)发动的日益频繁的骚动,更使他们成了惊弓之鸟。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公开大规模输入奴隶是危险的。

——阿勃拉莫娃《非洲:四百年的奴隶贸易》

材料四:奴隶贸易的废止正如它的发生一样,是资本主义发展决定的……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将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

——杨人楩《非洲通史简编》

回答:

(1)据材料一、四分析奴隶贸易兴起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6分)

(2)据材料二分析奴隶贸易对非洲造成的影响。(3分)

(3)据材料三、四说明为什么在19世纪后,奴隶贸易会逐渐停止下来?(6分)

32.(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世界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材料三】 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

【材料四】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美国战后的什么战略意图?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2)材料二中“美国遇到的挑战”主要指的是哪些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3)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后,大国实力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4)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参加了哪些国际或地区性组织,见证了“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2分)

答案:

一、选择题(30个,每个2分,共60分)

1—5:DCDAC

6—10:CCBCC

11—15:AACCC

16—20:BBDCC

21—25:ACCDA

22—30:ADCCB

二、主观题(40分)

31、参考答案: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3分)

直接原因:美洲的印第安人被屠杀,美洲土地开发后缺少劳动力。(3分)

(2)造成非洲人口大量减少,社会经济倒退,长期贫困落后。(3分)

(3)西方国家需要从非洲获得大量原料;黑人奴隶的不断反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6分)

32题答案参考:

(1)战略意图:领导世界,攫取世界霸权。(1分)影响:形成了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的两极格局(或冷战格局)。

(2)力量:欧共体的建立、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影响:冲击了两极格局,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出现。

(3)一超多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2分)

(4)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参与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等(列出2点得2分)。

最后,希望本站小编整理的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题及答案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热点阅读

网友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