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初中 > 初一 > 历史 > 浏览文章

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知识点:两汉经济的发展

作者:小梦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4-03-26 阅读:

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知识点:两汉经济的发展,希望同学们不断取得进步!

汉武帝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

措施: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作用: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伐无道,诛暴秦"

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大一统的汉朝

汉武帝的大一统

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推恩令)。汉武帝还找借口,一次削去半数的侯国(削藩)。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思想文化上: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设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重要教材,不学习其他各家学说。

作用:这些措施的实施,西汉王朝实现了政治和思想上的大一统。政治和思想早上的大一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以上就是常梦网为大家整理的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知识点:两汉经济的发展,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2015-2016学期初一上册历史第17课知识点归纳:昌盛的秦汉文化  

必备的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知识点: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热点阅读

网友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