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初中 > 初三 > 语文 > 浏览文章

2014语文初三期中试题下学期

作者:小梦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4-04-27 阅读:

2014语文初三期中试题下学期 

一、语言知识(14分,每小题2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妖娆(ráo)       田圃(pǔ)      取缔(dì)     浑身解(xiè)数

B.亵(xiè)渎      叱咤(chà)风云       禁锢(ɡù)     鲜(xiǎn)为人知

C.吊(diào)唁      戛(jiá)然而止       旁骛(wū)     深恶(wù)痛疾

D.巉(chán)岩      相形见绌(chù)       陨(yǔn)落   一抔(bēi)黄土

2.下面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洒笑   篝  火  顾名思义  怒不可遏 B.忐忑   文皱皱   舐犊之情   巧妙绝纶

C.凭吊  颤巍巍   恪尽职守  强聒不舍 D.噢悔   打牙祭   尽态极艳   重蹈覆辙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        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②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        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       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③你自己可以去查查明白。既然你要求       ,我就给你      ,而且比你所要求的更         。

A.活     即使/也       公道/公道/地道     B.呆    不论/都     地道/地道/公道

C.混     不论/都       公道/公道/地道     D.过    即使/也     地道/地道/公道

4.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近年来,毒黄瓜、瘦肉精、塑化剂等有问题的食品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公众面前,这不得不说,好些中国人的素质真是太低了啊。

B.无论从功能特色、空间布局、城市设计,还是产业定位上讲,眉山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被划入天府新区是无可争辩的。

C. 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乔布斯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他那永不止步的创新精神,无时无刻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个时代。

D.黑龙滩的湖光山色,在濛濛细雨中,隐隐约约,美如仙境,引人入胜。

5.下面句子表述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美国的基础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创造能力,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B.了解并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尽的义务。

C.今夏“电荒”提前到来,预计电力缺口至少将达到3000万-4000万千瓦以上。

D.文化与修养共存,智慧与幸福同在,一个人如果没有培养起对阅读从小的兴趣,就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6.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等死,死国可乎。(同样)              B、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

C、徒以有先生也。(已经)                D、 岂直五百里哉。(只、仅仅)

7.下面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

A.为天下唱。B.卜者知其指意。C.故不错意也。D.今或闻无罪。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2分)

二世元年七月,……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

(1)会天大雨(             )            (2) 今亡亦死 (           )

(3) 宜多应(              )者          (4) 旦日,卒中往往语(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天下苦秦久矣。 译文:

(2)上使外将兵。    译文:

10.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选文记叙了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并作舆论准备的过程。

B.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线是公子扶苏被杀。

C.“失期,法皆斩”揭露了秦王朝严酷的刑罚,反映了“官逼民反”的客观现实。

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了树立威信。

11.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

三、诗词赏析、古诗文积累(8分)

12. 月夜(4分)刘方平新- 课-标-第 -一- 网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1)“更深”“阑干”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

(2)“虫声新透绿窗纱”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

13.根据提示,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应的诗句。(4分)

(1)、须晴日,                   ,分外妖娆。

(2)、足蒸暑土气,                           。

(3)、《陈涉世家》中表明陈涉有远大理想抱负的句子是:                          。

(4)、《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用“天子之怒”来恐吓唐雎,唐雎针锋相对地提出“        ”来应对,并以行证言,且言之有力。

四、现代文阅读(23分)

(一)议论文阅读(8分)

信 仰 之 光      周国平

①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种东西,它比自己的生命重要得多,甚至是人生中最重

要的东西,值得为之活着,必要时也值得为之献身。这种东西必定是高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像日月星辰一样在我们头顶照耀,我们相信并且仰望它,所以称着信仰。但是,它又不像日月星辰那样可以用眼睛看见,而只是我们心中的一种观念,所以又称着信念。

②提起信仰,人们常常会想到宗教。在人类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中,宗教信仰的确是

信仰中最常见的一种形态。不过,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事实上,做一个教徒不等于就有了信仰。而有信仰的人也未必信奉某一宗教。

③真正的信仰是相信人生应该有崇高的追求,真正看重信仰的人绝不盲目相信某一种流行的宗教或别的什么思想,而是通过独立思考来寻求和确立自己的信仰。两千四百年前,苏格拉底就是被雅典民众以不信神的罪名处死的。他的确不信神,但他有自己的坚守信仰,他的信仰就是:人生的价值在于爱智慧,用理性省察生活尤其是道德生活。在审判时,法庭允许免他一死,前提是他必须放弃自己的信仰,但苏格拉底拒绝了。他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活着不如死去。他为自己的信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④信仰是内心的光,照亮了一个人的人生之路。它犹如漫漫长夜里永不熄灭的明灯,茫茫大海上永不沉没的航标,照耀着人生的正确道路,指引着人类通往真理的方向。当然,一个人要真正确立起自己的信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独立思考,需要相当的阅历和比较,还需要有真诚的态度。所谓真诚,第一就是要认真,既不是无所谓,可有可无,也不是随大流,盲目相信;第二就是要诚实,决不自欺欺人。有了这种真诚的态度,即使你没有找到一种明确的思想形态作为你的信仰,你也可以算作一个有信仰的人了,因为你至少是在信仰着一种有真诚追求的人生境界。

⑤因此,人应该确立起真正的信仰,让自己的人生有崇高的追求。

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5.古今中外,像苏格拉底一样坚守信仰的人还有很多,请你再写一个事实论据。(2分)

16.第④段画线句子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

17.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文章谈谈你的认识。(2分)

【链接材料】信仰危机的消极表现之一是对他人生命的极端冷漠。西安某大学学生药家鑫在交通肇事后,怕伤者记住自己的车牌号,就对其连捅数刀,置人于死地。药家鑫无视伦理、泯灭人性和漠视生命的行为令人发指。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药家鑫死刑。

(二)文学作品阅读(15分)

漓 江 情 韵       从维熙

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编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等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竞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看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a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胧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材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疾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

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b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

“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

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18.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19.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20.“我”见到摇船人时为什么“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

21.从文中画波浪线的a、b两个比喻句中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

选择         句分析:

22.文中的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写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可) (4分)

五、写作(写作40+书写5=45分)

23.从下面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想看见你的美

(2)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却始终找不到快乐,于是,他们向苏格拉底请教,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这群年轻人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放到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首先锯倒了一棵大树,然后掏空树心,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造出了一条独木船。独木船终于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他们齐声回答:“快乐极了!”

要求:①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若选择第二题,请自拟题目;②文体自选,不少于65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六、课外文言文阅读(4分)

阅读刘向的《苏秦之楚》 一文,回答下面问题。

苏秦①之楚,三月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②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③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④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⑤,寡人闻命⑥矣。”

【注】①苏秦:战国时著名策士。②曾:竟然。③谒者:古代掌管进见的人(国君的近臣)。④ 因:依靠。⑤ 就舍:回到馆舍。⑥ 闻命:敬辞,指明白对方的意思。

2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25. 试说说文中苏秦和楚王的言行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2 分)

七、语言运用(8分)

26.问题探究。(4分)

下面这幅曲线图,是近二十年来我市城乡居民的统计增长图,请仔细读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根据上图,至少可以得出如下两个结论:

(2)针对你得出的结论,谈谈你的看法。

27.活动参与。(4分)

2013年3月5日,是雷锋逝世51周年纪念日,九年级四班要办一期“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黑板报,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定主题。给黑板报拟定一个主题,请依据上半部分内容,补充下半部分。(2分)

弘扬雷锋精神,

识图意。有人在黑板上选作了左边这幅漫画图,请观察后回答问题。(2分)

请你给这幅漫画图拟一个标题,要求题目能揭示漫画的意图,且题目不能含有“雷锋精神”字样,不超过6字。

我拟的标题:

八、名著阅读(6分)

28. 根据下面文字内容的提示,完成填空。(3分)

⑴他是一个“坚决、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

⑵他是梁山好汉,江湖人称“黑旋风”,挥一双板斧,勇猛无比。招安时,大闹东京城,扯了皇帝的诏书,杀了钦差……

⑶他出身于英国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向往冒险生活。他在一座无人的荒岛上过了长达28年的原始人生活。

⑴作品:                ;   “他”叫

⑵作品:                ;   “他”叫

⑶作品:                ;   “他”叫

29. 根据阅读体验,回答问题。(3分)

“你(阿廖沙)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 她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

(选自高尔基《童年》)

①这里的“她”是谁?(1分)

②小说中“她”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网友最爱